美元指數是美元相對於對六個主要國際貨幣的匯率經過加權幾何平均數計算獲得,當美元與其他貨幣相比屬於比較「強」的時候,該指數上升。
計算方法:
美元指數的計算方法沒有定期調整,最近一次只在歐元推出時作出了一次的修改。
現在的計算公式是:USDX = 50.14348112 × EURUSD-0.576 × USDJPY0.136 × GBPUSD-0.119 × USDCAD0.091 × USDSEK0.042 × USDCHF0.036
歷史過程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不久,美元指數於1973年3月開始運營。一開始,美元指數的價值為100.000 之後,它在1985年2月的最高交易價格為164.720,在2008年3月16日的最低交易價格為70.698

年份(最後交易日) | 指數收盤價 | 重大影響因素 |
---|---|---|
1967 | 121.79 | 金本制使美元維持在35美元/盎司的水平。 |
1968 | 121.96 | |
1969 | 121.74 | 美元在9/30觸及123.82。 |
1970 | 120.64 | |
1971 | 111.21 | 尼克森總統宣布關閉黃金窗口並實行工資價格控制制度。 |
1972 | 110.14 | 停滯性通貨膨脹開始響應尼克森總統的政策衝擊。 |
1973 | 102.39 | 金本制結束,1973年發生石油危機 ,美元指數創建於三月。 |
1974 | 97.29 | 尼克林因水門事件辭職,福特成為總統。 |
1975 | 103.51 | |
1976 | 104.56 | 卡特當選總統;利率降低。 |
1977 | 96.44 | |
1978 | 86.50 | 美聯儲將利率提高至20%以阻止通貨膨脹。 |
1979 | 85.82 | 1979年再度發生石油危機 |
1980 | 90.39 | 在卡特(Carter)總任內的去年就開始陷入衰退,之後由雷根當選總統。 |
1981 | 104.69 | 國會通過1981年「經濟復甦稅法;雷根總統於1981年8月簽署成為法律。 |
1982 | 117.91 | 經濟衰退結束了。 |
1983 | 131.79 | 緊急增加稅收和國防開支。 |
1984 | 151.47 | |
1985 | 123.55 | 3月5日的最高記錄為163.83。 |
1986 | 104.24 | 雷根總統的任內,制定了「內部稅收法」。 |
1987 | 85.66 | 黑色星期一事件,是股市歷史上第二次崩盤。 |
1988 | 92.29 | 美聯儲提高利率,布希當選總統。 |
1989 | 93.93 | |
1990 | 83.89 | 1990年代初開始衰退。1990年《綜合預算和解法案》獲得通過。 |
1991 | 84.69 | 在經濟衰退的第二年,發生了波斯灣戰爭。 |
1992 | 93.87 | 北美自由貿易區獲得布希總統的批准;·克林頓當選總統。 |
1993 | 97.63 | 1993年的《平衡預算法》和《綜合預算和解法》均獲得通過。 |
1994 | 88.69 | 簽署了《馬拉喀什協定》;美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 |
1995 | 84.83 | 美聯儲加息。 |
1996 | 87.86 | 福利改革。 |
1997 | 99.57 |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LTCM改革獲得批准。 |
1998 | 93.95 |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克林頓被眾議院彈劾。 |
1999 | 101.42 | 克林頓被參議院無罪釋放 |
2000 | 109.13 | 互聯網泡沫破裂。布希一後當選總統最高法院戰鬥在佛羅里達州的選舉重新計票。 |
2001 | 117.21 | 經濟衰退發生在2001年3月至11月之間。通過了《 2001年經濟增長和減稅和解法》;在9月11日襲擊之後,美元在12/24升至118.54 。 |
2002 | 102.26 | 歐元作為硬貨幣以0.90美元的價格發行。 |
2003 | 87.38 | 美國入侵伊拉克; 通過了2003年《就業與增長稅減免和解法》。 |
2004 | 81.00 | 2004年《美國就業機會創造法案》獲得通過。 |
2005 | 90.96 | 反恐戰爭使債務增加了一倍;美元走弱;卡特里娜颶風影響路易斯安那州。 |
2006 | 83.43 | 2006年《稅收減免和醫療保健法》獲得通過。 |
2007 | 76.70 | 歐元兌美元漲至1.47美元;大蕭條始於2007年12月。 |
2008 | 82.15 | 在3/17刷新紀錄低點71.30; 2008年《經濟刺激法》獲得通過;第110-343號公法於2008年10月生效;奧巴馬當選總統。 |
2009 | 77.92 | 通過了《 2009年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歐洲央行降低利率;第一個量化寬鬆政策(QE1)開始;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始於墨西哥(大流行於2010年8月結束)。 |
2010 | 78.96 | 第二輪量化寬鬆(QE2)開始;通過了《稅收減免,失業保險重新授權和2010年創造就業法》;2010年11月 阿拉伯之春開始。 |
2011 | 80.21 | 第二輪量化寬鬆(QE2)開始;通過了《稅收減免,失業保險重新授權和2010年創造就業法》;2010年11月 阿拉伯之春開始。 |
2012 | 79.77 | 第三期量化寬鬆政策(QE3)開始;桑迪颶風影響東北各州。2012年《美國納稅人減免法》獲得通過。 |
2013 | 80.04 | 美國在2013年實施預算封存是解決美國財政懸崖的必要; 2013年美國政府關閉;西非埃博拉病毒開始流行。 |
2014 | 90.28 | 烏克蘭的Euromaidan危機;希臘債務危機已達到中點。 |
2015 | 98.69 | 美聯儲提高利率;歐洲移民危機加劇;唐納德·川朗普宣布競選總統。 |
2016 | 102.21 |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在英國舉行;唐納德·川朗普當選總統。 |
2017 | 92.12 | 哈維颶風影響了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和阿肯色州。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獲得通過。 |
2018 | 96.17 | 總統川普開始徵收關稅;第一次朝鮮-美國峰會舉行;佛羅倫薩颶風影響到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邁克爾颶風影響了佛羅里達,阿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和其他幾位在中期選舉中當選的進步民主黨候選人;2018–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關閉。 |
2019 | 96.54 | 總統川普在朝鮮的土地上與金正恩見面; 黎巴嫩的流動性危機開始;美聯儲開始充當投資者的角色,在回購市場提供資金; Abu Bakr al-Baghdadi於10月27日被殺;在中國發現的第一例COVID-19;總統川普於12月18日被眾議院彈劾。 |
2020 | 93.27 | 卡塞姆·索萊馬尼(Qasem Soleimani)於1月3日被殺;總統川普於2月11日宣告彈劾無罪;COVID-19在3月11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為大流行病;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抗議活動於5月31日開始。 |
2021 | 89.21 | 自2018年以來首次跌破90,COVID-19大流行性刺激支付的可能性增加 |